来自湖南的胡先生是一位职业写手,在北京多年,曾做过保健品和房地产项目的方案策划,有过几个成功的项目,最高时创下一篇保健品软文300字,赚取稿费6000元的纪录。
自认很会忽悠人的胡先生想不到自己也被忽悠了,3年前文学网站的突然爆红诱发了他出名赚大钱的文学梦,他一度脱身策划界,投入网络文学圈。两年来,他曾在榕书下等网络文学网站上连载过小说,但是收入却并非外界所想象的那么好,“最高峰的时候,一个月几千块是有的,但要说一年上百万元,我想都不敢想!”
胡先生创作的小说内容有武侠、玄幻和言情,也有过一天点击接近两万的纪录,但是真正换成到手的钱却并不多,“而我们却要为此付出大量的休息时间去码字。创作成为了纯手工活儿。”
胡先生现在放弃了网络作家梦,回归了文案策划,他说:“这玩意儿还是有互联网泡沫,不要说走红成名,就算保持一个月基本的四五千块钱收入,都很累很累,所以想有稳定的收入,还是得落地,结合实业比较靠谱。”
一度有新闻宣称,网络写手是网络行业派生的最赚钱的新职业,某网站号称其旗下写手年收入十几万至上百万元,在胡先生看来,这更多是“忽悠大家都来写的宣传招数。”
国人接触互联网文学,多是1998年从海峡对岸的痞子蔡开始的,之后,国人便开始了与网络文学的第二、第三直至第N次接触,甚至开始成为一个新兴的互联网产业。
像胡先生这样被诱惑成网络写手,最后又退出的并非少数。据了解,网络写手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稿费、阅读分成、出版和其他载体的改编、移植和转移阅读,比如手机和电子书等移动终端的付费下载,这也基本上体现了当下网络文学网站的收入来源。
其中稿费主要源于读者的阅读付费与公司的提前预支,按起点网曾经公布的数字来看,其旗下一共有18万写手,“平均月工资两千元”,那么起点一个月仅付出稿费就要拿出3.6亿元人民币,如果这一个数字属实,那么起点网一个月就至少需要在稿费上支出近4000万美元(此数字为2009年公布的)。而起点网一年的销售额也不过1亿多元人民币!
因《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而走红的慕容雪村将自己的畅销书《原谅我红尘颠倒》独家授权在盛大文学旗下的网站登载,3年获得了550万次点击,但最终他只获得了不到500元的分成。相比起另一家文学网站一度大炒特炒某网络作家年度稿费收入过百万元的新闻,不仅让人怀疑这两个故事,是否都发生在同一个国家,同一个互联网上。
盛大文学应该是中国唯一以讲故事为业的网络公司,也是最早迈向海外上市的网络文学网站。但是,受慑于中国概念股成“海外过街鼠”的余震,盛大文学在上周宣布推迟在美IPO,对于其中原因众说纷纭,也再次引发人们对中国网络文学公司赢利能力的怀疑。
在盛大文学5月份发布的招股说明书里面可看到,在盛大文学2010年高达3.93亿元人民币的总收入中,主要为传统书籍出版业务的线亿元人民币,占到其总收入的47%。
而在2010年以前,盛大文学一直以付费网络文学作为其最主要的业务卖点,目前这部分业务占其总收入的比例约为26%。
此外,盛大文学的无线业务近两年也发展飞速,尽管数字的增长与改变有明显的“人工操作”痕迹,但盛大文学的招股说明书依然塑造了一个成长性相当强劲、起点不低,同时拥有“穿越”出版、原创、无线业务的综合性文学创作出版传播平台形象。
只是,形象虽好,但赢利却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数字,尽管盛大文学的营收增长迅速,但整体仍面临亏损的困扰。今年第一季度,盛大文学亏损369万元,而且盛大文学自陈,“在未来还将继续亏损”。
事实上,不单单是盛大文学,国内的网络文学网站大多面临建立更稳定赢利模式的问题。
截至目前,国内的网络文学网站的主要收入来源,依然是广告与阅读下载付费,但据CNNIC的分析师王京婕调查发现,目前国内的付费阅读所占的比例实际上并不高,仅有9.4%的网络文学用户为网络文学阅读付过费,90.6%的用户从未付费阅读。随网络文学的逐步发展,“我认为,随网络文学版权运营模式的不断多元化和盈利能力的进一步壮大,基于PC的网络文学收费阅读模式将会逐步弱化,进而走向免费。”
赢利不是讲故事,更不是文学创作,在几大收入源有一块已经明显萎缩的情况下,人们有必要对网络文学网站的赢利模式提出更明确的要求。
今年春节,湖南卫视播出的一部清宫穿越剧《宫锁心玉》在内地迅速走红,这部取材自网络小说的电视剧毫无史实依据,却赢得了漂亮的收视率,并吸引了影视界对网络文学版权的更多关注,文学网站的运营模式也由此出现一线生机。
著名网络写手“唐家三少”是网络文学网站捧出的年收入超百万元的新金领,但是他和记者说,在他收入最高的那两年,“稿费收入只占总收入的1/4,而出版和影视、游戏改编占了大头。”
王京婕认为,网络文学改编影视剧在2010年就展现出蒸蒸日上的势头,“这背后是有用户意愿的导向为基础。据CNNIC做的调查来看,网络文学用户中有79.2%的人愿意观看网络文学改编的电影/电视剧。目前中国有1.95亿网络文学用户,按此计算,当中潜在的网络剧观众就达到1.54亿,对网络文学作者、文学网站和影视剧公司来说,这都是一个诱人的数据。”
但是有基础,并不一定能转化为实利,王京婕也坦言目前网络文学的写作范围天马行空,涉及内容广泛,其中最热门的甚至不乏深入涉及敏感地带的敏感题材,“像《鬼吹灯》早就被香港的杜琪峰买走了版权,但是根本拍不成影视作品,因为涉及鬼魂志异的题材在国内很难经过审查。”
除了将文学体裁过渡到影视,网络文学还可以付梓成书,盛大文学花大力气购进大量的线下出版业务,除了在账面上做平数字外,同时也有加强线上线下文学创作、出版联系的考量。但是这一做法又需要面对国内猖獗的盗版市场。
可以看到的是,在网络文学网站背后,一条创意产业链若隐若现,这个互联网的新兴起的产业,与网游、网络出版、无线互联等产业将在未来发生无数紧密的联系与互相渗透,但前提是必须要有这样的环境。“在日本,好的文学,他们会有多方面的发展,如动漫化,或者走向产品化。这里有一个区别,因为日本的整体文化创意出版业的基础很好,盗版也不严重,而中国,这一切都还要好好经营与完善。”王京婕说。